當老師、做培訓二三十年
常常被問到
「老師!我想要成為XXX」
「我該看哪些書?」
或是
「我該參加哪些研習?」
遇到這樣的問題
我當然可以公版的回答
「如果你想要....可以上...課」
或是「我推薦你看XXX書....」
這些~都只會是「入門」
幫助你初步理解,並無法教會你所有
你要懂的,不僅是「要資料」「問答案」
要學習的是找資源、辨資訊
在找題解題中,邏輯的整理出屬於自己的一套
所有業界大師
都是在黑暗中摸索、找尋任何一點亮光
再逐漸挖掘、探索出明亮的道路
讓後人得以學習與跟隨
回想18年前開始研究孕產運動時
所有的資訊都只有國外才有
國內的資訊都非常的舊
從國外拿回來得資訊又大同小異
儘管孕婦運動得資訊很少
孕產醫學卻早已成熟發展
如何從對人體的認識、對孕產的改變中
找出各種可能的應對因子
這才是真正求知的方式
從健康體適能、孕產照護
玩到專項體能、傷後復健....
我深深體悟一件事
無論你玩哪個領域,所有的交集都是「人」
只要把人搞懂!深入研究人體的變化
所有的訓練都會變得很簡單!
這也是為何我會發展「玩人體」課程的理由
世間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個體
每個有機體的基本生理構造卻都相同
人體~不該用制式去套
卻該用基本生理機制去訓練
再順應生理反應來應對
#架構可以從書學
#答案卻在人體裡
你對訓練!了解多少?
你對人體!下了多少功夫?
要入行!很簡單~
從基本解剖、生理開始研究起
沒有基本功別想亂練人
#玩人體
#趕緊利用暑假好好打底吧!